|
"好干部"熊化国
' B" U# l2 d: d5 j+ N( v0 j- _
6 D) _/ Q# D) c# P, H4 I5 M9 t. E0 R$ b坚守基层11年盘活水资源 让“百里生态丹渠”惊艳四方8 g$ S5 e* B# D/ g8 ~# A7 k4 f
11年间,他带领丹渠人将单位从负债2000多万的“贫困户”变为年创收3000多万元的“创业者”,将引丹渠的灌溉面积从几十年前的不到100万亩变成了180多万亩。2015年,他更是带领大家用短短125天时间完成了3500亩荒地的绿化。11年的耕耘,他不仅盘活了水资源,打开了发展的总闸门,畅通了农业发展的大动脉,还让一条“百里生态丹渠”惊艳而来。他就是熊化国,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局长。2016年8月,熊化国荣登“中国好人榜”。+ T# a; o0 f8 V& f4 f, i2 ~
1974年,湖北襄阳引丹渠竣工通水,使得当时的鄂北百姓们终于吃上了白米饭和精面馍。但随着护坡年久失修,引丹渠的许多干渠和支渠都被淤泥堵塞,5干渠长达20年没有通水,3干渠襄阳段也有8年无水可用。到2005年,设计灌溉面积210万亩的引丹渠,仅剩下不到100万亩的灌溉面积。就在这一年,熊化国被调任引丹工程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他建电站、通河道、修护坡、遍栽绿……用11年的耕耘,盘活了引丹渠,打开了发展的总闸门,畅通了农业发展的大动脉,让一条“百里生态丹渠”惊艳而来。
$ n4 O& D. D' q! w+ y
7 Y, o: d; [1 l( r* W. r8 I, T, O7 e, P' v
熊化国。图片来源:襄阳文明网- S6 X; g+ e: U
1.打开发展“总闸门” 他将负债2000万的单位带成创收单位' X9 N+ t1 K6 n/ T! H% G
% h5 F: s; Y8 M" I! M 2005日5月25日,时年47岁的熊化国调任为湖北襄阳引丹工程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还没上任时,熊化国就已经把引丹工程管理局的情况摸了个明明白白——灌区水费收不上来,外债欠了2000多万元,537名员工不足700元的平均工资已经有半年没有发放。 3 Y. u6 Z# q/ ~
到任第一天,他看到“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灰蒙蒙的牌子,掏出纸巾一边擦一边暗下决心:“要让沉寂的引丹局重新焕发精气神。”于是,熊化国转遍了引丹渠68公里的总干渠和1824公里的干、支渠。天天围着108个放水斗门转,让他琢磨清楚了一件事:“靠收水费,永远别想有啥大发展!引丹渠除了灌溉,还有很多饮水资源可以深挖。”这样一想,熊化国感觉心里的压力轻了不少,发展的路子宽了很多。 5 N5 f s/ G8 j+ \
引丹渠落差大、河道长,有着水利发电的天然优势,熊化国因此努力争取来了法国开发署欧元贷款小水电打捆项目、南水北调清泉沟补偿与饮水安全补偿项目、农村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等一大批关系到引丹工程发展的基础项目。随着,黄庄电站、李岗电站、大张楼新电站等9个新电站顺利落成,引丹渠11个水电站总装机达到了28100千瓦时,1年可发1亿度电,此项收入为3500万元,终于转负债为创收。
) A8 w& {# P: I% q
) F' n* L) o1 J
& g: b9 @, L, v/ P. y& a熊化国正在和工作人员交流。 图片来源:襄阳文明网
2 b2 n2 V8 V! J) a) }1 ?2.畅通农业“大动脉” 引丹渠灌溉面积提升将近一倍# t) U. | T6 p& I
+ \1 f- Z* u3 |7 l" Z( a( D 引丹渠的核心功能就是灌溉,但数十年积下的淤泥堵住了河渠。常年累月渠水与雨水的冲刷,让渠道越来越窄,水流越来越少。如何畅通引丹渠这条农业大动脉?熊化国撸起袖子,带着500多名引丹人,踏上了疏通之路。 ! h3 k. e- Z' V4 l5 {
2009年3月上旬,天气乍暖还寒,引丹3干渠护坡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为了赶在农业灌溉来临前完成施工,熊化国要求全局干部职工除女同志外,全员上阵。那段渠道在野外,远离村庄,只有一间当地村民放羊的破屋子,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处土岗上。破屋子里铺上稻草,卷进被子,就是一张张床铺。 & R, H- I; b& H
然而,几百人的队伍,人挨人躺在羊屋里依然不够,大家只能挨着羊屋搭起一间四处透风的窝棚。熊化国让大家轮流睡羊屋,而自己却在窝棚里睡了33个夜晚。“我们跟着他这样率先垂范的领导干活,虽然累,但心里快活。”引丹局员工张广斌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4 B* E9 X7 s( _* l
) f; s1 G5 ]$ ]. E& y
7 X! H3 p- i6 c* c, u# K$ O熊化国正在给工作人员开会。图片来源:襄阳文明网
9 t1 @+ i! ]- f; L 引丹人轰轰烈烈的干劲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多年持续不断的护坡整治,让整条引丹渠焕然一新。如今,引丹渠总干渠的护坡已全部用水泥搭建,河道内再无淤泥沉底。1、2、3干渠也已全部硬化,4、5干渠正在施工。2005年,引丹渠仅剩下不到100万亩的灌溉面积。而今,引丹渠的灌溉面积已超过180万亩。1 }+ D+ @9 i3 Q
3.搭建财富新平台 打造“百里生态丹渠”, z, }4 p; e- N# I
$ |$ m% J3 x+ ^; H+ M' F 沿引丹渠旁的生态路信步游览,清水蜿蜒、夹岸花香,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有樱花、银杏、广玉兰、香樟……很难想象,这3500亩的山坡上,多达97万株的漫山新绿,竟只用了125天的有效工期就全部栽种完毕。 3 s3 N4 {6 o! @
2015年9月,襄阳市提出“百里生态丹渠”建设。得知消息的当晚,熊化国辗转难眠:“这是引丹渠发展的又一次起跳,必须抓紧干起来!”次日一大早,熊化国就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起了动员会。在熊化国的带领下,500多丹渠人再次齐上阵,整地、挖窝、造园林……
! h" s' ^; Y' v2 t+ O/ s 引丹项目总工袁江平对熊化国的劲头打心眼里佩服:“我们接触过的业主很多,但真没遇上过这种拼命三郎,每天早上6:30我们到施工现场,他们早已经准备好早餐在现场等着了。熊局长每天都在现场转,起得最早,走得最晚。”; \. |( ~7 ]" V% U4 X
9 u+ v+ {/ }3 |
" x8 q5 Z, C! l+ i& A- ?' H熊化国正在检查绿植生长情况。图片来源:襄阳文明网8 E/ v; Y, n; L) }+ a
这一次,熊化国的目标更加深远,那就是“唤醒丹渠精神、塑造生态新丹渠”。熊化国对生态丹渠建设信心满满,他说:“仅花卉苗木产业一项,三年后可获利1.5亿元以上,68公里丹渠每1米就是1万元的直接生态资源,绿水青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 i5 N- J9 o. l& N6 _9 G7 B4 S4 @
(稿件文字来源:湖北省文明办、襄阳文明网)
" ]8 V1 M! C/ J& C编辑点评: Q. }( ]4 w1 f
- ]! }& m, I P, o: {; E' R 熊化国总是冲在最前面,带领引丹人,发扬“艰苦奋斗、敢打硬仗、苦干实干加巧干”的作风,形成了“敢为人先、实干创业、担当有为、锲而不舍”的新丹渠精神。“做有精神的人,干有担当的事”,这是熊化国的制胜法宝,也是党员干部应当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3 e& h. h7 O. C, Q0 q& o2 B9 L
; Y# n8 S1 M" d3 i6 u- K+ g+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