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X) E7 U- _! p3 j* J治理后的汉北河水清岸绿。$ a, d3 U0 Y" Z) [9 b7 c
6月2日,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汉北河城区段,只见河水清清,新整修加固的河堤,如同一条玉带,沿着河道向上下延伸。4 h( g1 l! }0 X0 x* A9 ^+ K
河道淤积影响行洪
$ v" M; C* i( \- Z" a7 l汛期内涝严重
( Y. Y, G- e: J& E汉北河是汉江中下游一级支流,在荆门段流域内,因河道蜿蜒、流速缓慢,加上长期未疏浚,淤积严重,影响行洪。
6 w/ Q& F5 ^) X“以前是土堤,高度宽度都不够,加上部分河段淤积阻塞,遇较大的洪水就漫堤。”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水库湖泊科负责人罗拥军介绍,汉北河荆门段洪涝灾害频发,2007年、2008年和2016年先后3次遭遇洪涝灾害,造成钟祥长滩、京山永漋、屈家岭管理区城区大面积受灾。9 K# g4 Y7 \8 d0 ?) o( A( Q. z
“2016年这里曾溃口,村里积水近50厘米深。”在京山市永漋镇洪光村,村支书李学全介绍,过去汉北河洪光村段部分位置,河道淤积后只几米宽,长满树木、杂草,一遇暴雨就发生内涝。
) n6 t: D" s Y6 Q同样的问题也出在府澴河、陆水河、沮漳河等入江支流,防洪安全隐患大。
* W7 u* P! T4 C+ R* G2 B2016年大洪水后,我省决定用3年时间补齐水利短板,对汉江、荆南四河等14条入江支流进行治理,包括疏浚扩挖河道、整治穿堤涵闸、加固河堤、截污治污等。5 {/ m! n1 a8 m5 {/ w
新建加固堤防2050公里+ A- V& i. B9 y0 |
防洪标准提至20年一遇: `! J: @: Q% _9 O j
经过3年多紧张施工,到2019年12月底,14条重点入江支流治理工程全部完工,新建加固河堤2050公里,加固护坡549公里,疏浚河道204公里,整治建筑物751座(处)。
1 p$ e" j4 x7 \2 A在永漋镇段,汉北河蜿蜒流淌,两边是新建的河堤、西湖泵站和自排闸,河堤整齐美观,近6米宽的堤顶公路顺着河岸延伸。汉北河荆门段治理工程建办负责人柴同清介绍,在汉北河荆门段,共疏挖清障河道31.08公里,加固河堤32公里,新建护岸33公里。治理后,淤积地段被清挖,河道10米宽变成近30米宽,一批阻水建物被拆除,过洪能力大幅提高。在迎流顶冲河段或易垮坡堤段,堤角采用石笼网式护垫,冲刷严重堤段修建了防洪墙。为提高预报预警能力,沿河还新修建了5处水文监测站点,以方便洪水监测和调度。3 {, d1 Z% e. c/ S& ?) e
此次治理还将汉北河荆门段的支流司马河、青木垱河、季河纳入治理范围,在青木垱河屈家岭段和司马河永漋镇新河口村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曾经的“水沟”已变成通畅的河道。( |: a" A1 R; U* T3 k I! w
省水利厅介绍,14条重点入江支流治理后,保护区内防洪能力显著提高,防洪标准普遍由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部分河段提高到50年一遇。汉北河治理后,明显改善了汉北河荆门段水流条件,可有效减轻钟祥市、京山市、屈家岭管理区保护区内洪水频发问题。府澴河防洪治理项目实施后,设计范围内堤防段面全部达到二级堤防标准。3 T" r& ]& m0 u- @# j; F
防洪兼顾生态+ o1 U U/ K, M* I' f; \/ C
脏乱河道变景观廊道
* W: \! j! {! T“以前河道如臭水沟,现在河水常清,河岸处处是景,晚上居民沿河散步,惬意无比。”谈起洪光村的变化,李学全有几分“得意”。3 |" W5 w2 ]$ @2 g8 H7 \! }6 u+ r
柴同清介绍,汉北河整治设计施工时,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打通沿河绿道,运用植物造景,体现自然生态、亲水乐水的水环境。堤脚采用石笼网护垫,笼子里装石头,既满足防汛要求,石笼间的缝隙又为小鱼、小虾、亲水植物等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也提高了水质净化能力。堤腰采用生态连锁砖护坡,砖孔内填土种草。在洪水位以上堤顶部分采用草皮护坡,在城区及乡镇河段,还种上桂花树、石楠花等景观树,部分位置还修建了步道,大幅改善周边人居环境。$ B$ D% y$ \3 }
在陆水干流赤壁段,当地将防洪治理与一河两岸亮化工程相结合,在提升防洪功能的同时,将该河段打造成市民娱乐休闲场所。建设亲水平台450米,铺设大理石栏杆470米,栽种各种景观树木23250株,为两岸居民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6 ^+ n. }8 g) L5 z0 Q8 W# J省水利厅介绍,在14条入江支流治理过程中,各地落实生态理念,治理河段环境改善明显,治理后成了当地居民休闲游乐的理想场所。
) D0 `& X, p5 v3 N(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熊渤 谢奇) |
|